出版物及小型噴霧干燥機學術
超分子化學和克拉姆提出的主客體化學所研究、描述的體系和內容實際上是相同的,雖然二人用的術語不同,但研究的結果和得出的規律都是一致的。超分子化學中的受體(receptor)就相當于主客體化學中的主體(host),而超分子化學中的底物(substrate)就是主客體化學中的客體(guest)。除此之外,其余實質性的討論和結論都是一致的。至今,在出版物及小型噴霧干燥機學術文獻中這兩種表述依然同時并存,讀者在查閱文獻時應知道這兩種表達方式實質上是一致的!《鹘淌谔岢觯撼肿踊瘜W可以被定義為,“超越分子以外的化學 ”。超分子化學研究的對象是,由兩個或多個本身能獨立存在的化學實體(如離子,分子,原子團,配合物等),借助于非共價鍵(noncovalent)力
(如靜電引力,偶極作用,親油親水,芳環堆疊,范德華力,氫鍵等分子間作用力),進一步結合在一起所形成的產物,即超分子物(supermolecule),主客體化學中稱為主客體絡合物 第五節 超分子作用與超分子化學簡介187 (hostguestcomplex)。我們把原子依靠共價鍵力結合起來的結合物稱為分子,而把分子或其它化學實體依靠非共價鍵力結合起來的產物稱為超分子。迄今為止人們熟悉的經典化學研究的是,由原子通過化學鍵力組成分子的結構、性質及行為變化規律,我們可以稱它為“分子化學”(molecularchemistry)。而超分子化學則是研究依靠分子間力(非共價鍵)由分子結合成超分子的結構、性質及其行為變化規律的。因此被定義為“超越分子以外的化學”。可見,超分子化學揭示了物質結構中不同于原子、分子的一個全新的層次。在超分子這一層面上,物質間相互作用具有許多不同于一般化學規律的新特點,遵循一系列獨具特色、自成系統的作用規律,即超分子作用的規律。這就界定了當代超分子化學的內容與范疇。自然界中,特別在生命過程中有許多重要的現象,或作用過程是與超分子作用密切相關的。當年正是為了探明生命現象中的諸多奧妙,才吸引、激勵了包括萊恩、克拉姆在內的眾多科學家對此進行了鍥而不舍的研究,并創建了超分子化學。如今已經知道,在生物體內,像DNA的復制,蛋白質的合成,食物中各類脂肪、蛋白質及糖類的酶催化水解及吸收,氧氣及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運輸,細胞及組織中各種生命物質的合成與新陳代謝,細胞膜內外的物質傳輸及濃度調節過程,生物體內的神
經系統與信息傳遞過程,以及對于入侵體內的微生物、細菌、病毒的識別,包圍、吞噬和消除作用等等,都是超分子化學作用的實例! 〕酥,超分子化學在功能新材料的設計、制備,環境保護與治理,放射性廢物的分離回收,貴重金屬的回收利用,化學反應的催化(特別是仿生催化),膜分離及手性拆分等領域都有重要的應用。與一般的化學過程相比,超分子作用通常具有更高的反應選擇性(如酶催化反應)。這種選擇性往往會達到專一的、排他的程度。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在超分子作用中總包含有一個分子識別(molecularcognition)過程。這是一切超分子作用的基礎,也是超分子作用不同于一般化學作用的根本特點。 二、超分子作用中的分子識別 。保肿幼R別作用的特點 分子識別被定義為一個過程,這個過程至少涉及到一種給定的受體分子對一種底物的識別(認識、尋找)、選擇和鍵合(結合)作用。這是一個高度專屬性的過程。分子識別,就是要從多種相似的分子中尋找、選擇出某種特定的分子并與之結合。雖然從實際過程看,識別與鍵合是同時發生而無法分割的。但在本質上識別是鍵合的基礎和前提。在超分子作用中,如果沒有受體與底物間的識別,就不可能發生鍵合。萊恩教授指出,單純的鍵合不是識別作用,雖然鍵合是比識別更普遍發生的。普通的鍵合并不能保證對底物的高選擇性,只有分子識別作用才能保證對底物的高選擇性。因此,萊恩教授把識別作用看作是一種有 188第四章 結構化學 目的的鍵合作用,把受體看作是具有目的的配體。需要特別強調的是,萊恩教授用了“有目的”這樣一個定語來描述、表征受體與底物間的分子識別作用和超分子結合。顧名思義,“有目的 ”的行為應是指主動的行為,這通常是用來描述有生命的生物的主動行為的,如動物的捕食行為等。而在傳統化學中,反應產物是由化學反應熱力學造成的概率決定的,而不是由原料主動尋找結合對象,選擇性鍵合的結果。這正是超分子作用不同于一般化學